月經不調怎么辦?中醫教你如何調理!快來看看!

親愛的讀者朋友們,你們是否曾經為月經不調而感到困惑?
月經與每一個女性都息息相關,女性朋友給它起了很多戲稱,“大姨媽”、“好事”······雖然每個月那么幾天的經期讓很多女性焦慮、不安、煩躁,可是它卻是女性青春的見證。一旦出現了月經不調,便預示著正常的生理過程發生了“故障”,出現痛經、頭痛、腰酸、膚色晦暗等癥狀,長期如此,輕者容易加速衰老,重者將導致婦科重癥。
中醫上講,月經的產生,是女子發育成熟后,臟腑、天癸、氣血、經絡協調作用于胞宮的生理現象?!秼D人大全良方》指出“婦人以血為基本”,然氣為血之帥,血為氣之母,氣血和調,經候如常。
01、如何判斷月經不調?
月經不調主要是指月經周期的異常(正常周期為28±7天),常伴有月經量、色、質的改變。
02、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?
一、寒冷刺激
現代女性為了外在美,往往不在意身體冷不冷,衣服穿的少,特別在經期,一旦不注意保暖,身體很容易受到寒氣入侵,引起盆腔內血管收縮,導致月經過少、痛經等。
二、情緒異常
長期處于抑郁、不安、緊張等不良負面情緒中,或者在經歷重大精神挫折與創傷后,可能會對下丘腦及垂體的功能產生影響,引起內分泌失調,致使卵巢功能異常,出現月經不調。
三、藥物因素
若長期服用各種避孕藥,可能會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,從而導致月經失調的發生。
四、不良的生活習慣
過度節食、運動量過大或疲勞,吸煙、酗酒及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,可導致身體各項機能下降,影響機體的平衡狀態,甚至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,使月經出現異常。
03、中醫如何調理月經不調?

在月經期間,經血自胞宮而下,宮口正開,邪氣容易入侵,同時氣血變化,情緒易于波動,機體抵抗力下降,若調攝不當即可引起月經不調,所以在月經期間,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調理:
1、飲食調養
日常飲食以營養清淡為主,注意葷素搭配。營養不平衡、過食辛辣刺激之品、過度飲酒或過食寒涼生冷,就容易導致月經不調。
2、注意保暖
經期應避免冒雨涉水,夏天空調房內女性應少露腳踝和下腹部,以免因寒而滯血。
3、避免勞累
經期出血體力下降,過度勞累易耗氣傷腎,特別是經血量多時,要適當休息,保持充足睡眠,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。
4、調暢情志
消除不良情緒的刺激,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。
5、藥物調理
在醫生的指導下,可適當使用中藥或者中成藥進行調理。針對氣血不足,可選用四物湯、八珍湯等;針對肝腎虧損,可選用六味地黃丸、杞菊地黃丸等。
6、中醫理療
扶陽罐、火龍灸等中醫適宜技術調理:可調經養血、溫經散寒、疏通經絡,科學調理子宮環境,對于改善月經不調癥狀具有一定療效。
以上文章僅供參考,科普作用,不可作為醫療決策依據,健康問題請前往醫院科學診治。